三  叉  神  经  痛



1:谢某,男,56岁,于2013310日初诊。

主诉:主因右侧面颊部抽掣样疼痛3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3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侧面部疼痛,经当地医院诊为“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后一度好转,近几年来工作劳累时即易复发。1个月前过度劳累后复感冒,引起右侧面颊部抽掣样、刀割样疼痛,漱口、洗脸、饮食、说话均可引起发作,再次口服“卡马西平”效果不好,自行加大3倍剂量,但仍然疼痛难忍,伴头脑昏沉,精神萎靡,面色灰垢,右面部疼痛以鼻翼旁最甚,口苦,大便溏而粘滞不爽,舌质胖红,苔白厚腻,脉濡缓微弦。

诊断:三叉神经痛。

辨证:湿浊阻络,肝阳上扰。

治则:化浊和络,清肝泻热。

处方:迎香、颊车、合谷、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太冲、行间。

操作:足三里、丰隆、阴陵泉补法,余穴用泻法。每日1次,留针30分钟。

二诊(2013315日):上法治疗5次,疼痛开始缓解,除用力咀嚼时疼痛外,洗漱、说话已基本不痛,言语之间,感激万分。

三诊(2013321日):治疗10次,疼痛消失,大便粘滞好转,仍不成形,舌淡胖,苔略腻,脉濡。

四诊(2013330日):加中气法,继续治疗10次。

五诊(2013410日):神清气爽,面色红润,大便成形,脉舌正,嘱其清淡饮食,勿劳累,停针观察。

随访6个月未复发。


2:王某,女,73岁,于2013713日初诊。

主诉:左侧面部疼痛5年余。

现病史:患者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左面部疼痛,初按牙病医治,被拔牙数颗无效,某三甲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对症治疗。5年来时轻时重,每在洗漱、进食、拂面时诱发,重按反而痛减,夜间加重。

现主证:体质消瘦,面容痛苦,述病情时左面不时出现闪电样疼痛,以面颊、鼻翼处明显,用手重压,以求暂缓,口干不敢饮,进食、睡眠明显受到影响,舌暗红,苔少,脉细无力。

诊断:三叉神经痛。

辨证:气血两亏,经络失养。

治则:益气养血,温经止痛。

处方:太溪、足三里、太白、三阴交、内庭、三间(右)。

操作:补法,轻柔浅刺手法,每日1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二诊(2013723日):述治疗7次后症状逐渐好转,近几日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睡眠已安,但洗漱、进食仍会诱发。

三诊(201382日):症状基本缓解,在用力咀嚼或刷牙时会有疼感,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改为五脏背俞穴治疗10次。

四诊(2013818日):经过1个月治疗,面部疼痛消失,面色红润,诸症消失,脉舌正常,嘱其合理饮食,注意养生,停针观察6个月未见复发。


按语:“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故三叉神经痛者多属于阳明,临床多由阴虚火旺,或阳明郁火,或膏粱厚味、痰火内生,或肝阳上亢,或湿热熏蒸等种种因素皆可循经上炎导致面痛。


1患者以脑力劳动为主,思虑过度,暗耗心血,静多动少,湿浊停留,阴血不足则阳气不藏,加之劳神过度,致使“阳气者烦劳则张”。逆阳之气,挟湿浊上逆,侵犯阳明之脉,故而患者多在劳累时病情加重。治则化湿浊、平肝阳、降逆气在先,健脾胃、助运化、调升降、理气血以善后。方用迎香、颊车、合谷用泻法疏泄阳明壅阻之气,补胃经之合土穴足三里、络穴丰隆,和脾经之合水穴阴陵泉,健脾化痰利水,泻肝之原太冲降肝逆,肝之荥火穴行间降肝火。待症状缓解后,取中气法健脾益气,固本扶元,调理气血以善后。

2患者年高体弱,因虚为病,舌暗,苔少,脉细无力。病属气血两虚,不荣而痛,治宜益气养血、温经止痛,温经止痛之“温”字取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之意。患处不阻不滞,故不刺局部,以免徒伤气血,患者年老体虚故针法宜用“轻柔浅刺法”。 方用肾经原穴太溪,补肾益精以补先天之本;胃经合穴足三里,脾经原穴太白、阳明胃经荥水穴内庭,共奏健脾益气、益阴滋血,以补后天之本,李东垣《脾胃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此以后天养先天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会,泻可散血活血而祛瘀,补可荣血益气养经脉;三间乃手阳明大肠经输木穴,五行属木,通肝气,性善条达,具有清热泻火、散解头面风热、消肿止痛之功。“其支者,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故取右侧通经达络以住痛。三诊时疼痛已基本缓解,考虑患者年事已高,脏腑功能衰退,改为五脏背俞穴直养五脏,为治本之法以善后。
  • 新门诊综合楼
  • 新门诊综合楼(正面)
  • 新门诊综合楼(侧面)
  • 医院西区大楼
  • 医院西区大门
  • 医院南区大门
  • 医院南区教学楼
  • 住院部大楼
  • 西区药剂楼及文化长廊
  • 国医堂
  • 国医堂敞亮的走廊
  • 古香古色的针灸堂
  • 古香古色的按摩堂
  • 院落一角
  • 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剂(大C)
  • 1.5T光纤核磁共振OPmima MR 360
  • 美国GE64排 128层CT

邯郸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2003-2018 地址:邯郸市和平路366号

邮编:056000 电话:(0310)2115966  2115955
网址www.hdszyy.cn
备案号: 冀ICP备12012095-2 
技术支持:邯郸市中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