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方



1、针灸中气法

选穴: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或肓俞)、气海(或阴交)等7穴组成。

针刺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采用3211.5寸毫针。进针采用《素问·离合真邪论》呼吸补泻法的补法,待患者呼气时,押手向下压,刺手随即将针捻动,随呼刺入。各穴针刺方向,均一致向下(其斜度一般以45°~75°角为宜),不可偏左或偏右,更不可向上逆刺,针刺的深度宜灵活掌握,使深不致邪,浅须得气,但须做到7穴的针刺斜度、深度、方向、针力均要一致,如同一针,方能发挥中气法的作用。这是此法操作的关键。留针时间一般在30分钟,视病情亦可稍长一些,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留针时要使患者呼吸舒畅,腹部无任何不适之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解:中气法之取穴,旨在中焦:上脘、中脘和下脘合称三脘。上脘能开胃之受纳之门,使饮食水谷得以入胃。中脘为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与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能和胃理气、通腑化滞、腐熟水谷。下脘乃足太阴、任脉之会,能通调胃肠、益气降逆。3穴相配,使胃之受纳、腐熟之功得以正常发挥。气海位于人身之下焦,能通调任脉,温固下元而助运化之机。天枢为大肠之募穴,有分理水谷之糟粕、消导积滞之功,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腑气得通。建里乃脾胃之气生成之处,可健运脾胃,补养后天。水分可通调水道,使痰湿祛而脾胃强。诸穴相配,共助中焦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中土得以调和,则浊降清升,上下交通,疾病自消。

作用:针灸中气法具有调气、和血、通里、祛寒、清热、消导、升清降浊、解郁、和中等诸多效能。临床可应用于很多种急、慢性疾患,例如:治疗水肿患者,可应用中气法培土治水;治疗小儿发育不良,除补肾养先天外,还可利用中气法健脾和胃以补养后天,等等。需要指出,中气法临证具体运用时尚有主次之分,例如,可用其作为“主穴”治疗膈肌痉挛(呃逆)、小儿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疾病,亦可作为“配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失眠症等疾病。


2、针灸治腰突方

选穴:环跳、肾俞、大肠俞、命门、腰夹脊、阳陵泉、丘墟。

针刺方法:环跳穴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捻转,轻轻提插,得气后运用手法使之产生触电样针感,循经络分布路线“气至病所”,其他腧穴常规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解:肾俞、命门、大肠俞补肾壮腰,通经活络;腰夹脊活血通络,取环跳、阳陵泉、坵墟疏通经络,生发阳气,刺环跳针感顺畅传至足尖加强通经活络之力。

作用:补肾壮腰,通经活络,主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镇静安神方

【穴位】百会、上星、印堂、头六针、内关、神门、大陵、三阴交、太冲。

【针刺方法】神门、大陵、内关用平补平泻法,三阴交用补法,太冲用泻法,百会、上星、印堂、头六针(头六针为头维、头维上1寸、头维上2寸,左右共六穴)用平补平泻法。                                                                 

【主治】失眠,健忘,抑郁,焦虑等症。

【方解】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三阴交为脾经穴,又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相配具有较强的镇静安神的作用,大陵为心包经原穴,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二穴相配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和胃的功效,李老师擅用百会、上星、印堂、头六针等穴,以疏通头部气血,镇静以安神。


4、中风偏瘫方

【穴位】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针刺方法】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用平补平泻法,环跳穴针尖略向下方刺22.5寸,有放电感到达下肢为佳,留针20---30分钟。

【主治】中风后遗症伴半身不遂等证。

【方解】李老师认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曲池、合谷有润燥通经的作用,手足少阳经的外关、环跳、阳陵泉以祛风散邪,利节健步,足阳明经的足三里和足三阴经的三阴交,有培补后天而益其不足的功用;足厥阴经的太冲,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之效。诸穴合用,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5、颈肩痛方

【穴位】风池、天柱、颈夹脊、肩井、肩痛穴、后溪。

【针刺方法】风池、风府穴,向下颌方向斜刺0.8---1.2寸左右,局部酸胀,也有放射至头部者;天柱直刺0.5---0.8寸,不可向上深刺,以防伤及延髓;肩井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肩痛穴(位置:肩井穴左右和后侧各1寸,共3个穴)直刺0.5---0.8寸;后溪直刺0.5---1寸。上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主治】颈椎病、颈肩疼痛。

【方解】《甲乙经》风池主颈痛,项不得顾;天柱、颈夹脊、肩痛穴通经活络,调理气血,亦为李老师治疗颈椎病、颈肩疼痛的有效穴;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具有较强的舒筋活络的作用,是治疗颈肩疼痛的主要远端配穴。


6、消食导滞方

【穴位】:中脘、下脘、天枢、足三里、四缝。

【针刺方法】:中脘、下脘、天枢、足三里点刺;四缝点刺出血或挤出黄水。

【主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

【方解】:李老师认为四缝功善健脾胃,消积滞,杀肠虫,为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疳积之经验穴;中脘、下脘、天枢、足三里健脾和胃,消食化积。诸穴合用,以消食导滞,通调胃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典型医案—小儿脑瘫
  • 邯郸市中医院病房楼效果图
  • 邯郸市中医院实景
  • 邯郸市中医院门诊楼
  • 国医堂
  • 国医堂敞亮的走廊
  • 古香古色的针灸堂
  • 古香古色的按摩堂
  • 美国豪洛捷全数字平板钨靶乳腺摄片机
  • 美国GE全数字平板(全景成像)X线摄片机(DR)
  • 美国GE64排 128层CT
  • 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剂(大C)
  • 法国麦迪X线双能骨密度检测设备
  • 1.5T光纤核磁共振OPmima MR 360

邯郸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2003-2018 地址:邯郸市和平路366号

邮编:056000 电话:(0310)2115966  2115955
网址www.hdszyy.cn
备案号: 冀ICP备12012095-2 
技术支持:邯郸市中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