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医案 六


谢XX ,26岁,未婚、营业员。

初诊:2020年6月。患者3年前经行淋雨受寒,后常经行时腹痛,疼痛时轻时重,近几个月较前明显加重。伴腰痛,小腹冷凉,便溏,经色黯有血块。一般于月经的2-3天疼痛较剧烈,痛重时伴呕吐,有时腹泻,曾有过几次呈痉挛性疼痛,有大片肉状物排出后疼痛明显减轻。舌质暗有瘀点,苔白微腻,脉沉。就诊时正值经前4-5天。

辅助检查:B超检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辩属:膜状痛经,寒滞胞中。治则:温经散寒,利湿通络,化瘀止痛。

小茴香8克、延胡索10克、川芎6克、炮姜9克、肉桂6克、蒲黄12克、当归30克、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威灵仙15克、茯苓15克、五灵脂12克、乌药10克、蜈蚣2条。7付。

二诊:药后本次痛经较前明显减轻,以前必须服用布洛芬类止痛药,本次未服。未出现呕吐,仍有腹泻。于月经干净后嘱患者继续服药。

吴茱萸6克、当归15克、干姜8克、肉桂6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巴戟天12克、薏苡仁30克、半夏9克、香附12克、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

三诊:药后自述怕冷较前好转,大便基本正常。有时仍感手脚小腹凉。继上方加减服用至经前,又以一诊方药加减

7付。疼痛基本消失,有少量的血块。继续调理2个月诸证消失。

按:痛经以青年妇女多见,引起的原因较多。其发生与女性的特殊生理状态和体质有关。月经期胞宫的气血由充盈到泻溢的变化中,机体的免疫力比较低下,易受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本例患者因经期感受寒湿之邪,未及时调理,再加平时调摄不慎,致邪伤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经血运行不畅。经血瘀滞色黯有块,小腹冷痛,瘀滞排出气血暂通故疼痛减轻。因患病时间较久,损伤了脾肾之阳气,胞脉系于肾故伴腰酸腰痛。寒湿停滞湿困脾阳,脾失建运故有时腹泻,有时呕吐,舌苔白腻。初诊时正值经前给与少腹逐瘀汤加减,活血祛瘀,温经止痛。方中重用了当归、益母草、丹参,养血活血排瘀;威灵仙温经通络止痛。协助少腹逐瘀汤消除宫内瘀滞,瘀去痛止。故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二诊以温经汤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合建固汤健脾化湿温肾助阳,两方加减颇合病机,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上一篇:科普知识 六
下一篇:科普知识 五
  • 新门诊综合楼
  • 新门诊综合楼(正面)
  • 新门诊综合楼(侧面)
  • 医院西区大楼
  • 医院西区大门
  • 医院南区大门
  • 医院南区教学楼
  • 住院部大楼
  • 西区药剂楼及文化长廊
  • 国医堂
  • 国医堂敞亮的走廊
  • 古香古色的针灸堂
  • 古香古色的按摩堂
  • 院落一角
  • 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剂(大C)
  • 1.5T光纤核磁共振OPmima MR 360
  • 美国GE64排 128层CT

邯郸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2003-2018 地址:邯郸市和平路366号

邮编:056000 电话:(0310)2115966  2115955
网址www.hdszyy.cn
备案号: 冀ICP备12012095-2 
技术支持:邯郸市中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