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医案 五


姓名:白冠男 性别:女 年龄:32岁 初诊:2021.6.25

主诉:经行腹痛10余年

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律,12岁,7/28-30天,色红,量中,夹血块,小腹冷,痛经,痛剧时伴恶心呕吐,常需服用止痛药方缓解,腰酸,经前乳房胀痛。口干,纳差,乏力,夜寐早醒,大便不成型。LMP 2021.6.20,舌暗红苔薄脉沉细。

既往史:否认心肝肺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2017年结婚,避孕,0-0-0-0。

诊断:痛经病,寒凝气滞血瘀证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止痛。

处方:

当归15g 川芎10g 炒白芍10g 香附10g 仙灵脾10g

苁蓉15g 菟丝子20g 泽兰10g 山药15g 覆盆子15g

陈皮6g 葫芦巴10g 巴戟天10g 木香10g 夜交藤15g

炒白术10g 茯苓15g 苍术10g 苏梗10g

*10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21.07.13,临近经期,

吴茱萸5 炒枳壳6g 当归15g 白芍15g 香附10g

郁金10g 乌药9g 元胡10g 炒川楝10g 益母草20g

姜黄6g 甘草5g 蒲黄15g 五灵脂10g 木香9g

仙灵脾10g 葫芦巴10g 陈皮6

*10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21.08.24,LMP 7.20,服药后腹痛明显减轻,无需止痛片,夜寐欠安,舌暗红苔薄脉沉细。

处方:

当归15g 川芎10g 炒白芍10g 香附10g 仙灵脾10g

苁蓉15g 菟丝子20g 泽兰10g 山药15g 覆盆子15g

陈皮6g 怀牛膝15g 黄精30g 葫芦巴10g 鸡血藤15g

紫石英30g 路路通10g

*14剂,水煎服,日一剂。

心得体会:痛经虽是一个症状,而引起痛经的疾病颇多,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等等。痛经的病因虽多,有因禀赋虚弱,气血亏损而致胞脉空虚;有因经期感寒淋雨,或过食生冷,寒湿客于胞中,或湿热搏结,下注冲任胞络;有因忧思郁怒,气滞瘀血阻胞等等。但其病机实质总属气机阻滞,血运不畅,胞络不通。其症状表现常是虚中夹实,实中有虚,但临床见证以实证居多。张介宾说:“月经之本,所重冲任。”,景岳《妇人规》曰:“若寒滞于经,或因外寒所逆,或素日不慎寒凉,以致凝结不行,则留聚为痛。《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凡来者腹痛,则多见气血虚弱。”气血虚弱,冲任失养,不荣则痛。故痛经总归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类。本案患者痛势剧,疼痛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需服用止痛药,小腹冷,为一派阳虚寒凝、气血不足之像。章老师认为痛经的治疗,应多从阳明入手。如感寒饮冷,寒湿相搏,脾胃受损,阳明不振,寒凝经脉方,发为痛经,临床中喜用吴茱萸、干姜、高良姜温中散寒,以振脾胃之阳;当归身、白芍和营,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乌药、香附解寒郁之滞。忌用苦寒、滋腻、酸咸之品,以免遏郁中阳,更伐阳明。章老师治疗痛经主张经前预防、经期治疗、经后巩固。经前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常用香附、郁金、元胡、川楝、益母草、蒲黄、五灵脂、葫芦巴等;经期用药较稳,勿用过寒过热收涩之药而伤及经血留瘀在胞宫胞脉;经后期用药力求“疏”与“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养血益气,扶正固本,常用当归、炒白芍、仙灵脾、菟丝子、山药、黄精等。

上一篇:科普知识 五
下一篇:科普知识 四
  • 新门诊综合楼
  • 新门诊综合楼(正面)
  • 新门诊综合楼(侧面)
  • 医院西区大楼
  • 医院西区大门
  • 医院南区大门
  • 医院南区教学楼
  • 住院部大楼
  • 西区药剂楼及文化长廊
  • 国医堂
  • 国医堂敞亮的走廊
  • 古香古色的针灸堂
  • 古香古色的按摩堂
  • 院落一角
  • 飞利浦FD20平板血管造影剂(大C)
  • 1.5T光纤核磁共振OPmima MR 360
  • 美国GE64排 128层CT

邯郸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2003-2018 地址:邯郸市和平路366号

邮编:056000 电话:(0310)2115966  2115955
网址www.hdszyy.cn
备案号: 冀ICP备12012095-2 
技术支持:邯郸市中医院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