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 痛
案1:宋某,女,35岁,于2012年5月20日就诊。 主诉:咽喉疼痛、音哑3天。 现病史:患者感冒致咽喉肿痛,吞咽时痛剧,声音嘶哑,伴胸闷憋,喉间痰鸣。曾口服阿莫西林、金嗓子喉宝片无明显好转。 刻诊:其咽痛,憋闷感,声嘶,咳嗽,痰少色白,纳差,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体格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听诊气管有痰鸣音,支气管、两肺呼吸音清,无罗音。 诊断:咽喉肿痛。 辨证:外感风热。 治则: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处方:廉泉、旁廉泉、天突、风池、曲池、外关、合谷。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25分钟。 二诊:治疗2次觉肿痛明显减轻,吞咽无疼痛。 三诊:治疗5次无咽痛,声音嘶哑明显减轻。 四诊:共治疗7次,诸症全无,告愈。 案2:朱某,女,31岁,于 2015年8月初诊。 主诉:咽喉痒痛,欠爽1年余。 现病史:患者咽喉痛痒,有如气堵,时欲吭咯,每于夜间、劳累后加重,伴咽喉分泌物多,常清嗓,曾口服抗生素、中药效果不佳。 刻诊:咽痛、咽痒,时欲清嗓吭咯,时有鼻塞,伴头痛、头晕,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体格检查:血压正常,咽部充血,色紫暗,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 诊断:慢性咽炎 辨证:肺肾阴虚 处方:廉泉、旁廉泉、天突、列缺、外关、合谷、三阴交、太溪、照海、太冲。 操作:上穴针刺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二诊:治疗5次,患者咽喉较前清爽,分泌物减少,时有咽痛。 三诊:治疗10次,患者咽痛咽痒明显减轻,无鼻塞,痰少色白,头痛头晕明显减轻。 继续治疗10次痊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语:咽喉肿痛是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主症的一种病症。中医学因其形状似乳头或蚕蛾,故称其为“乳蛾”。扁桃体炎相当于中医学“乳蛾”的范畴,急性扁桃体炎相当于“风热乳蛾”,慢性扁桃体炎相当于“虚火乳蛾”。临症无论急、慢性咽炎,针刺效果均佳,且见效快,副作用少。局部取穴以利咽,天突可宽胸下气。《针灸精粹》曰“天突降诸气”。对外感风热咽痛以风池治头风、外感风邪。合谷泻诸热气,“清气分及头面诸窍之热”。曲池、外关、合谷为清热组方。虚火咽痛则应滋阴降火,疏肝理气为法。合谷、太冲为四关穴,清肝火、理气机,配三阴交、太溪滋阴降火利咽,列缺、照海为八脉交会穴,共同合于肺系、咽喉,加强滋阴降火利咽之力。 故咽痛之证实则清热降火、虚则滋阴降火,局部取穴配以远端辨证取穴,较之药物治疗显效快、副作用小。
下一篇:典型医案—癫痫性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