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治未病” 老年病科一病区主任 王玲玲
《黄帝内经》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题记 广义“治未病”中的“未病”包括无疾病、欲病、已病和病愈后四个状态;而狭义“治未病”中的“未病”仅指前两个阶段,即无疾病和欲病。 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但在现代社会,“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远远不够的。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从“管病”到“管人”,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尽管一字之差,却蕴涵着深刻的变革。 一项研究显示,在预防上投入1元钱,相当于在治疗上投入8元钱。从长远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大幅降低国家的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而中医“治未病”不仅费用低廉,而且效果独特,对于促进全民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医改中,各级政府应把扶持中医药发展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加大投入力度,给予政策倾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让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一群朋友一起吃火锅,第二天只有一个人脸上长了包?夏天吹电风扇,为什么有人觉得不够凉快,有人却嫌太冷?同样是吃冷藏食品,为什么有人吃再多都没事,有人吃一点就拉肚子……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体质差异,只要能找到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加以干预,就有可能防病于未然。 经常有些不舒服,自己感觉没什么,但是通过体检又发现一些指标轻度异常的人,也是通常说的“亚健康”人群,持续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衍变成疾病。所以“亚健康”人群应当及时“治未病”,阻断“未病”向疾病发展。此外,大病治愈出院后,通常体质较虚弱,更应该重视治未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将亚健康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亚健康状态的范畴不等同于中医广义“治未病”中的未病,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与中医所言“欲病”的状态最为接近,但可能包括一部分“已病”的内容,这是因为中医所言病主要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缘故,它比西医“疾病”的范畴要大。 中医的“治未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医理论体系是侧重于从宏观表现来认识和辨识、判断机体的状态,更何况中医所言疾病的部分属于亚健康的范畴,因此,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亚健康的调摄指明了方向,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其优势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整体观的思想为亚健康的辨识与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三因制宜”的思想为亚健康人群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了基本原则;中医“四诊合参”的诊察手段,有利于对亚健康状态的早期诊察;中医体质学说与辨证理论有利于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分类;中医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了手段;中医科学的养生理念及丰富的保健手段可运用于亚健康的预防和调摄。 “上工治未病”已经提出几千年,一直到目前仍然是一种很新的理念。虽然也有人提出“未病学”,并通过学术专著而体现,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尚存在不足。因此,通过亚健康的研究,集中、西医的精华和优势,将这种朴素而先进的理念和当代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人们对中医“治未病”更深入的理解,使中医的“治未病”从理念、思想发展成为看得到的、更容易被世人接受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及中医未病学学科,在疾病预防和保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