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优秀文化引领医院发展 邯郸市中医院党委书记 马登斌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医院核心竞争力。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越来越显示出对中医医院的办院方向、管理方式、服务理念、人文精神等诸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建设就是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普化与众,对内提高职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院本着“大道至简、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让管理从制度约束逐渐走向文化自觉,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现代意识、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广大医护人员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医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院以弘扬“孝道”为切入点,开展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打造全新的服务理念。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文化,深深地浸染着中国人的心灵,并积淀和内化成最具有民族特点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恒久的人文精神。《孝经》说:“人之行,莫大于孝”。《文昌孝经》中说:“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国君用孝治理国家,臣子凭孝升职,平民百姓用孝安身立家。“事父孝,故事天明”。意思是侍奉父亲,观察入微,就能观察天象。“事母孝,故事地察”。意思是通过侍奉母亲,观察入微,就能懂得大地四时的规律。不仅仅如此,《孝经》还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就是说孝道尽到极致,就会创造奇迹,感天动地。孝是一切美德与言行的基础,所有高尚的品格正是从“孝”发展起来的,它引导着人的一举一动,是人的言行举止的指南。纵观世界文化之林,不得不说,“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我们医院把孝文化与医院“仁爱、诚信、谦和、敬业”的院训和“以德立院,厚德为民,承古纳今,和顺康宁”的医院宗旨有机结合,将孝的含义进行拓展和延伸,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孝亲与现代生活、学习和工作联系起来,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职工提高人格品性的修炼,用孝敬父母,热心周到,体贴入微的情感对待患者,爱岗敬业,用“孝心”服务患者,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现代汉语辞海》对“孝”的解释为,尽心奉养和尊敬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为了真正搞清楚孝的内涵,弘扬孝道。我们聘请大专院校国学大师到医院分批次给干部职工讲《孝经》《论语》《弟子规》《礼记》《二十四孝》中的孝,全方位而深刻地阐述“孝的含义”、“孝的力量”、“孝的践行”、“孝的思考”,并列举了丰富生动的关于“孝”的古今故事,使大家受益匪浅。认识到孝是中国文化核心的价值观之一,是为人之本、道德之根。孝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也不是单纯的心里敬重,更不是体现于送终和祭祀时的规模和规章;孝既有报恩的情感成分,也有善己的责任成分。孝的情感和道德属性大于物质和礼仪属性。做为医务工作者应该把“孝”字放大,延伸到自己的工作上,孝天下父母,为患者解除病痛,让人人都能够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尽心尽力为社会作贡献。在此基础上,医院开展了“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好媳妇,在医院做一个好职工、好医生”的活动,并扎扎实实采取了一系列践行孝的措施。 一、孝至于心,给患者以生命尊严。(一)实行亲情称谓。改变过去对患者直呼其名的做法。对老年患者称爷爷、奶奶;对年长患者称呼大伯、大妈、叔叔、阿姨等,让患者感到有尊严。(二)推行亲情服务。患者一踏进门诊大厅,就有绶带导医小姐为您服务,从挂号、化验、取药、付费都有人热情指点,对老弱病残者导医小姐都要上前搀扶,亲自为其安排座位、取药;节假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院领导、各科室会主动为病人送上节日的祝福和水饺、月饼;护士站有便民袋,里面有剪刀、针线包等;门诊大厅备有雨伞,为患者雨天出行提供方便;各住院楼层都为行走不便的病人准备的扶手、轮椅;护士小姐对住院病人关怀备至,为病人理发、梳头、剪指甲已成常事,使患者如同回到家里一样。 二、孝至于形,给患者以宽松的环境。(一)善于同患者沟通。克服医生知识傲慢、技术傲慢的“一言堂”行为,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勤商量,多沟通,让患者了解用药、治疗、消费情况。(二)尊重患者选择。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要多制定几套方案,讲清楚每套方案的可行性,供患者选择,切不可自作主张。(三)创建就医优雅环境。新病房大楼建成后,按家庭式进行装修,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洗手池,大楼内部配备了饮水系统,24小时供应热水洗浴,房间有电视、空调、壁柜。每楼层都配有微波炉;美化院内环境,全部用大理石铺了院面,院内平整清洁,并栽种了各种可供观赏的树木花草,还建有供患者休闲的八角庭,环境优美洁净。竭尽所能为患者营造优质服务的文化氛围。 三、孝至人文,给患者以精神食粮。全程全方位服务。改变过去的只注重治疗服务思想,变单纯性技术治疗为全方位服务,除了治疗外还帮助患者做思想工作,解除心理压力,使病体早日康复;改变以往以治好病为目的的旧观念,变只为治好病的短期服务为既治病又教会病人保健的全程服务;变过去的病人围着医生转为医护围着病人转,医院为病人忙。除了把最精湛的医术和最高尚的医德奉献给每位患者外,还在护士站放有书刊、报纸,供患者阅读。还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资料,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推广,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医院充满了人性的光芒和人文关爱,受到广大患者的由衷赞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人文关爱带着新变化,许多患者出院后都与医护人员成了朋友,常来常往,电话、微信联系不断;前来就诊,康复、保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在医院讲孝道,敬父母;守医德,爱患者,人人争当好儿女,个个争当好职工蔚然成风。 汉朝桓宽说:“最好的孝道,是养志,顺从父母意志,让父母心里愉快;次一等的孝道,是养色,让父母总有笑容;最次的孝道是养体,只是让父母吃好喝好而已。”《中庸》上也写道:“夫孝者,善继人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父母对每一个儿女都有志向,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能出人头地?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千辛万苦供我们上学,让我们报考医学专业,学习医学知识,就是希望我们学成毕业后,当一名医生济世救人,在卫生战线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成就。中医院医务人员视患者为自己的父母兄弟,给予他们最真切的关爱。“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院内医务工作者都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专业所长奉献给患者,象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解除患者病痛贡献一份力量。 许多医务工作者把对父母的“孝”转化为刻苦求知,增长才干,奋发向上的内动力。他们把“务勤不惰,学而不殆,临证不己,深化不息”作为座右铭,尊师重长,学而不倦,持之以恒,“广其学而坚其守”,白首不坠青云志。王长垠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就“学本草,背方剂,立志继承家技,为民除疾”。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医院工作,始终把急病人痛苦、急病人危亡和想病人诊治,想病人速愈,想病人安全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行为准则。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慕名而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不管干部亲友、贫穷富有,均能详询病情,细察脉色,认真辩证,周密处方和医嘱详尽而态度谦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成为河北省名中医。现在中医院人才济济,名人荟萃,全国名老中医2名,河北省名中医8名,邯郸市名中医5名。为邯郸市的百姓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邯郸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事实说明,一个在家孝敬父母,关爱亲人的孝子,一定会在单位是一个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好职工。其高尚品德和良好素养一定会在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真可谓习惯成自然。越是这样的职工,我们领导越要给以关心和爱护。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既要职工干好工作,又要照顾好老人,尽可能做到忠孝两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对家中有年迈或病残老人尽量不安排加班,提倡八小时之内兢兢业业干工作,八小时之外勤勤恳恳孝父母。然而,中医院的职工都能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患者至上,病人第一”为行动准则。每当遇到危、急、重病人医护人员都会当仁不让,冲锋在前,争着上,抢着干,舍小家,顾患者。在医院上“三甲”和创“全国示范中医院”时,全体医务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你追我赶,按照标准整改,连续二个多月节假日星期天不休息,照常上班,没有一个职工请假、喊累叫苦。宁愿让亲朋照顾老人或小孩,自己也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舍小家,顾大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所说:“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郞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上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目标,这就是“孝”的力量和文化魅力。 记得有一次回乡下看望父母,在一所幼儿园门前看到幅标语:“视家长为亲人,待孩子如己出。”让人心里感到十分温暖,触景生情,回来后我把它改为:“视疾病如临大敌,待患者至若亲朋。”记在笔记本上自励。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健康中国建设之路上迈进、奔跑! 人人都有父母,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早已溶进我们的血液里。羔羊能够跪乳,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人乎。治病救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搞好医院的各项建设,实现健康中国的梦,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和最大的孝。孝文化是我们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邯郸市中医院院徽、院标设计寓意 |